一、材料的预处理
1、预聚体的脱泡处理
预聚体里的气体主要有溶解的空气和预聚体微量吸潮后生成的二氧化碳组成,由亨利定律可知,气体在液体里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和压力降低而下降,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升温同时抽真空的方法脱泡,建议添加微量约0.03~0.05%的消泡剂。
2、多元醇组分的脱水处理
建议在100~120度的条件下进行真空脱水处理。
3、固化剂的脱水处理
MDI体系大多采用14BG扩链,有时采用HQEE、TMP等扩链。
1.4BG极易吸潮,而且低温很难脱净水分,建议在不低于120度有搅拌的条件下使用旋片式真空泵在-0.1的极限真空下脱水至无气泡产生为止。HQEE、TMP等扩链剂可以和多元醇一样脱水。
4、其它助剂的处理:
l 弱酸可以明显抑制反应的进行,但抗水解助剂会与酸反应。
l 胺类或金属类催化剂可明显提高反应速度缩短硫化时间,但催化剂不可提前加到预聚体里,随着时间的延长会导致预聚体凝胶。
l 消泡剂对抑制气泡上升有明显效果,但有的耐磨剂会破坏消泡剂的功能。
二、温度设定
1、MDI的反应活性高,放热量大,所以不能采用太高的反应温度,因此建议预聚体升温到粘度适宜与固化剂容易混合就可以了。
一般与1.4BG固化时,采用55~65度,但HQEE反应活性低而且易析出,因此与HQEE固化时采用110~120度。
2、硫化时1.4BG扩链的一般采用100~110度。
采用HQEE扩链建议采用120度的硫化温度。
3、后硫化,一般建议后硫化温度100度,但硫化时间要保证16小时以上,厚制品建议24小时以上。
三、加工方式
1、开口浇注
如果采用手工搅拌,必须保证扩链剂彻底除水,同时要注意防止扩链剂尤其是1.4BG的二次吸潮;必须留出足够的脱泡时间,因为MDI体系粘度是逐步上升的,而且粘度增加迅速,气泡不易逸出;真空脱泡建议采用少量消泡剂;建议尽快进行高温硫化处理,尤其是做低硬度产品;由于前期操作时间长,手工浇注的MDI体系聚氨酯强度上升缓慢,远不如TDI/MOCA体系,制品在脱模时容易损坏,一定要仔细操作。
采用浇注机则必须严格控制各组分比例,MDI体系对NCO与OH的混合比例比TDI/MOCA体系要求的更窄;采用浇注机浇注推荐使用催化剂,对ROSH6项和耐水解没有特殊要求的话T-9(辛酸亚锡)即可,也可以选择铋/锌复合体系的催化剂。
2、模压成型
MDI体系的模压与TDI/MOCA体系稍有区别,首先建议使用适量催化剂,催化剂合适的话脱模成型时间可以控制在20分钟以内。其次,MDI体系没有明显的凝胶点,基本上需要在完全凝固甚至有一定硬度后再加压。最后,MDI体系需要更大的模压压力,模具最好能设计一个能够形成保压工艺的结构,避免气体和多余的物料过早排出模腔。